吕梦岚,女,1987年10月出生,博士。从事化学化工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分子折叠物,新能源材料。
博士不是让自己有声望,毕业后,周围很多同事都是博士。
博士不是保障自己观点正确,博士只在一个领域有权威,并不代表所有领域的权威。
博士不是自己的目标,如果只想要个文凭,很多方法都比这容易。
博士不是证明自己的聪明,而是长期从事枯燥的工作,多次面对失败,折磨你的意志。
博士不是将来就研究一个领域,一辈子只吃一碗饭。你将来要不停地科研,学习新方法、新理论。
博士,是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历程……
从小到大一直是内心坚定的孩子,高考专业填报时我在一片反对声中,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化学专业。第一次的诧异是在开学之后,全班同学除了我竟然全部都是专业调剂来的。而在心底里我一直认为,大学是独立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从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开始,我们便可以不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在不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约束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选择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自由,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谈吐自若,不卑不亢。还记得大学一年级时,我偶然认识了当年保送中科院的一位学长,在跟他的聊天中我第一次自己确定人生目标——读研。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并一直为之付出努力、积蓄力量,等待着破茧而出的时刻。于是大学的四年里,我的专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顺利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参加了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了全国二等奖的成绩,最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实现了我继续深造的梦想。此外,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文艺小情怀,同时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贡献一点小能量,我加入了学校的记者团、电视台和学生会,组织参与了三届校园文化节,扮演了主持人、钢琴伴奏、播音员、辩论赛辩手、校园记者等等角色。繁忙、充实、紧张和幸福陪伴我度过了四年的光阴,交织成了一场不舍和怀念的青春泪水。在毕业生晚会的苦笑中,我迎来了人生的全新阶段,进入了中国科学技术领域最高学府——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科院生活的第一年,可以说完全不在状态,还停留在大学阶段的考试和各种学生活动中无法自拔。还记得拿到导师给我的第一个项目,一片茫然,于是研一没有目标的一年我一直在反复追问自己:究竟想做什么,要做什么……直到有一天我有幸参加了李永舫院士关于新能源——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学术报告,科研这个概念进入了我的视线,并在接下来的四年中完完全全占满我的生活。顺利度过研究生第一年茫然的阵痛期,我的科研工作也从菜鸟阶段步入正轨,熟悉了文献的收集查阅、制定工作计划、实验、数据分析、讨论汇报、撰写论文等的所有流程,实验室生活华丽丽的拉开序幕,痛并快乐的享受着新生活带来的不一样感受。由于研究生期间表现良好,课题完成效果不错,我顺利硕博连读进入博士阶段,且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CSC)的资助,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进行联合培养博士的学习。
澳洲是个移民国家,在这里,你会领略到不同国家人民的文化。真正来到外面,此时我们更加的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那是发自骨子里的,是傲骨。说到国外的生活,我最先想到的两个字是“自立”,对于盛行自由、独立的80后来说,自立并不陌生。然而当你真正开始一个人在异国的生活,当你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要自己统筹,大到找房搬家、为自己制定旅行计划,小到换灯泡、倒垃圾,生活中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自己考虑时,独立生活无疑是很大的一个挑战。再加上刚到国外,只要一花钱就会想起那该死的汇率差,做什么事情都要精打细算,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个中滋味或许只有真正到过国外生活的人才能体味。此外,还要饱受清晨醒来发现头顶上吊着一只拳头大的黑色澳蛛时的惊吓,对我们这些缺乏生活历练的孩子来说,还是相当考验人的。还好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磨合和朋友们的帮助,生活逐渐走上了正轨。以至于回国之后每每有人问起国外生活的收获,我会很自豪地告诉他,最大的收获在于这一段经历让我具备了无论把我放在世界任何一个陌生的角落,我都能很好生活的能力。
再说科研和学习,国外学习的方式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在CSIRO,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非常大,导师会给出很多不同的研究方向,让你先做调研之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向进行研究。所有实验室对学生完全开放,无论是多么昂贵的设备,只要经过了上机实训,学生都可以亲自操作。导师不会对你的实验和科研有过多干涉,有疑问和需要讨论时与导师沟通,剩下的时间和工作氛围非常自主。你会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和交流机会,几乎每个博士研究生每年都能获得2-3次国际会议的参会资格和口头报告的学习机会。在这里学习,最重要的就是首先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我提高,最大的压力不依赖任何外界权威,而源于自我上进的学习和研究动力。周遭浓厚的学术氛围、CSIRO先进的研究资源,让我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不可自拔,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寓学于乐,在科研中享受生活。海外学习的三年让人沉静,能够在图书馆和实验室的奔走中体味科研的美妙,于是科研也不会显得如此枯燥无味。有人说当职业和兴趣统一的人生才是完美的,所以我感恩生活赐予了我这种幸福。
三年的留学生活结束,我带着沉甸甸的论文和毕业证书回到了家乡,来到了6163银河游戏这所年轻的学校开始新的生活,我相信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收获不同的人生经历。还记得影片《泰坦尼克号》中,Jack将Rose推上了承载着生命希望的最后一块甲板,告诉她:“Joy Everyday!尽情享受每一天”。除了伟大的爱情,影片更让我感动的是Rose的生活态度,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她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一直在尝试和享受着生命的美妙。所以……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读博,其实读博的理由和选择工作的理由一样简单,就是希望能够一直生活在知识的象牙塔……
很多人问我觉得读博会不会很辛苦,尤其作为一个理工女博士,其实我觉得在我不长不短的人生经历中,博士的五年是最让我怀念的光阴……
很多人也问我如何能够在读博期间一直保持这种积极的心态,我会告诉你,因为我一直在享受生活……
〖责任编辑:巫敏 主编:詹凤合 付建平〗
[db: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