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持“重工厚理、强管兴文、推动交叉”的科技创新理念,注重纵向项目立足科技前沿问题的研究能力和横向项目解决产业实际问题的工程能力并举,既积淀学术成果的基础,更重视工程技术的创新应用。科研工作始终坚持贴近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贵州工业发展和改革实践,以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堵点、卡脖子技术为先行先试,科学理论研究密切联系技术创新的模式,在打造具有贵州特色、区域影响、理工特色的新型高校智库和服务十大工业产业、乡村振兴上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采取多项举措积极推动科研工作发展,促进科研服务于教学,在人才引进、经费投入、条件改善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给予保障,狠抓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科研激励机制建设,牵头成立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科技服务机构与行业协会、学会、龙头企业等组成的“3+N”技术创新联合体,在科研项目立项、科研平台和人才团队建设、科研成果产出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被授予“全国镁及镁合金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科研工作发展态势良好。
建校以来,学校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优秀成果奖)15项、国家一级行业协会科技奖4项,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13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重要报纸理论文章)3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34部,获各类知识产权581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6项。主持研制国际ISO标准2项,颁布主导研制的国际ISO标准1项、国家标准1项,主持和参与研制起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多项。近年来科研到账经费年增长率超过20%,承担各级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项目277项,服务领域涵盖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土木水利、机械、航空、交通、建筑与城乡规划等,服务区域覆盖我省贵阳、遵义、黔东南、黔西南、毕节等60%以上的地州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入选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调研课题5项,参与完成省委重大问题调研课题1项,充分发挥调查研究服务省委科学决策作用。
学校现有联合共建的教育部喀斯特地区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贵州省磷氟资源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1个;有国家级健康智造众创空间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级人才基地2个、院士工作站1个、贵州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个、厅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1个;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厅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建有立足地方特色的贵州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贵州省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院、贵州省“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省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和一批校级科研创新平台;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联合共建贵州磷石膏研究院、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贵阳市铝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学校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管专家(Ⅰ类、Ⅱ类)、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省甲秀文化人才、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百(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近30人。
2022年10月10日更新
©6163银河游戏版权所有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蔡关路 1 号
邮编:550003 邮箱:git@git.edu.cn ICP备案号:黔ICP备13005433号
电话:0851-88210791 传真:0851-88210825
网站地图 网站隐私安全说明 网站版权声明 电子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