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作者 |
论文名称 |
发表期刊 |
发表年度 |
收录情况 |
1 |
张红燕 |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
云南化工. |
2022 |
普刊 |
2 |
郭俊江 |
《过程流体机械》案例库建设与案例教学实践应用研究 |
广州化工 |
2022 |
普刊 |
3 |
张杰 |
大思政视域下高分子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
大学教育. |
2022 |
普刊 |
4 |
张红燕 |
新工科背景下无机化学实验中英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
云南化工 |
2022 |
普刊 |
5 |
葛武杰 |
“双碳"背景下化工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化学反应工程》课程为例 |
科技风 |
2022 |
普刊 |
6 |
黄宏升 |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学习指导的必要性与对策 |
广东化工 |
2021 |
普刊 |
7 |
刘云花 |
储能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
山东化工 |
2021 |
普刊 |
8 |
潘飞 |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类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
广州化工 |
2021 |
普刊 |
9 |
吉玉碧 |
关于大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调研与思考 |
教育现代化 |
2021 |
普刊 |
10 |
吉玉碧 |
新工科背景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广东化工 |
2020 |
普刊 |
11 |
韦德举 |
基于化工实验技能大赛对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
山东化工 |
2020 |
普刊 |
12 |
朱芸莹 |
有机化学开放性综合实验设计——以《β-氨基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拆分》为例 |
山东化工 |
2020 |
普刊 |
13 |
魏娴 |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
广州化工 |
2020 |
普刊 |
14 |
陈丽军 |
化工热力学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应用问题研究 |
山东化工 |
2019 |
普刊 |
15 |
唐石云 |
常用科研软件 Origin 在化工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山东化工 |
2019 |
普刊 |
16 |
张红燕 |
以“雨课堂”为载体的无机化学智慧课堂建设探索 |
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 |
2019 |
普刊 |
17 |
陈娟 |
分析化学中对“滴定分数”概念的一点建议 |
广州化工 |
2019 |
普刊 |
18 |
谢高艺 |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9 |
普刊 |
19 |
郭俊江 |
关于地方院校_过程流体机械_OBE教学模式的思考 |
山东化工 |
2019 |
普刊 |
20 |
黄宏升 |
双语教学考核体系改革与实践——以“无机化学实验”为例 |
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 |
2019 |
普刊 |
21 |
肖志友 |
关于物理化学实验“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实验”教学的几点 建议 |
广东化工 |
2019 |
普刊 |
22 |
张文娟 |
OBE教育理念下的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
山东化工 |
2018 |
普刊 |
23 |
葛武杰 |
从传统化工专业教育到新能源专业教师的思考 |
科技风 |
2018 |
普刊 |
24 |
周亮 |
基于Authorware软件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开放与应用 |
信息技术 |
2018 |
普刊 |
25 |
周亮 |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改革与创新 |
化工管理 |
2018 |
普刊 |
26 |
李自卫 |
化学化工专业研究生科技英文写作 |
化学教育(中英文) |
2018 |
北大中文核心 |
27 |
李自卫 |
质谱联用仪数据处理实例:Origin软件关联程序升温氧化 |
化学教育(中英文) |
2018 |
北大中文核心 |
28 |
蒋东海 |
基于工程实践的《化工制图CAD》教学设计 |
山东化工 |
2018 |
普刊 |
29 |
李自卫 |
实验步骤的半定量安全评估法在本科生实验中的应用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2018 |
北大中文核心 |
30 |
李自卫 |
实验室管理制度的细化研究 |
化学教育(中英文) |
2018 |
北大中文核心 |
31 |
杨志勇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性探索 |
广东化工 |
2018 |
普刊 |
32 |
刘莹 |
基于OBE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新建本科院校化工专业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8 |
普刊 |
33 |
柏松 |
基于CDIO的制药工程专业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改革 |
广东化工 |
2018 |
普刊 |
34 |
柏松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以6163银河游戏为例 |
山东化工 |
2018 |
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