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来,学校积极探索科技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为着力点,以提高科技工作质量为根本点,不断建立完善科技管理政策制度,强化科技管理政策制度执行,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在到账科研经费、国家级项目立项、科研平台和人才团队建设、科技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体现在:
一、到账科研经费快速增长
落实国家和贵州省关于科技管理的系列文件精神,充分下放项目管理自主权,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学校到账科研经费快速增长,年均增速8.3%以上。2016年,学校年度到账科研经费突破2000万元,同比增长17.9%;2019年,学校累计到账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
二、科研项目数量不断增加
重视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积极采取措施着力提高各类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质量,各类科研项目立项数量稳定增长,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78项。
三、科研平台基础逐步夯实,人才团队合力逐渐显现
学校践行“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保障质量、培育特色”的办学思路,按照“学科-专业-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部署,培育建设科研平台和人才团队,旨在围绕贵州省“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为贵州省实施“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提供科技供给。建校以来,学校获批厅级以上科研平台17个,厅级以上科技创新人才团队6个。
四、科技成果质变趋势明显
坚持“激励创新、高端引导、分类实施”的原则,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激发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引导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截至目前,累计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700余篇(其中, SCI/SSCI/EI收录论文(251篇)、 CSSCI收录论文(45篇)),出版学术著作99部、获得专利授权58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3项。
五、科技人才服务脱贫攻坚
以科技专项集聚专业人才,发挥高校智力优势,面向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开展科技服务,组织实施了“科技服务农村产业革命暨脱贫攻坚专项”“大地论文工程项目”“一支部一项目”等专项。